考研的研究(考研的研究方向是自己选吗)

考研的研究,考研的研究方向是自己选吗

作为国科大“两段式培养”真正意义上实现的第一届(因为之前不论是中关村还是玉泉路校区都离研究所很近,第一年完全脱离研究课题纯粹上课显然不现实),我们在怀柔雁栖湖畔的日子过得可谓忙中偷闲。感觉像是又上了一年大五,且没有考学或者找工作的压力。参加怀柔集中教学的,只有硕士(包括工程类和可以转博的学术类)和直博生,统招的普博一般在就近校区完成文化课学习。

坦白讲,“两段式培养”,对于直博生非常有利,毕竟要想把课题做得足够深入,得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做保障。但是对于广大小硕,尤其是那些还需要搭建中大型实验台的,两年时间就略显紧张。

进京诸多不便,所里老师也很少以熟悉课题为名要求我们回去帮忙。地偏心自远,放养的物理学院308班就这样在怀柔快乐地学习着。遇到必须要回去的情况,所里会统一安排班车当天接送。比如开学一周后,班里通知大家返京熟悉各个实验室,为接下来确定导师做准备。

自由选择之前,有一个简单的小宣讲。七八个负责人轮流上台安利自己实验室上亿的科研经费,院士的亲手指导和发到手软的SCI。完了以后大家随心参观,尽情提问。一天下来,稍热门实验室带着遗憾往外推推,略冷门实验室趁机往里扒拉扒拉,基本每个人都有了“归宿”。

然后实验室再根据具体情况分配导师,生源不足是常事儿,有时候甚至一个研究员都分不到一个。赶上项目实在紧张,互相拆借的例子每年都有。

但也有一个同学的“拜师”过程比较曲折,想去的实验室依次人满婉拒。一个人往返北京好几趟才最终确定下导师。那段时间,他都成了大家私底下同情的对象。然而,山水有相逢。以后的两年里,他导师的课题顺利实现产业化,接连拉到投资,成立了好几家公司。毕业的时候他拿到了非常宝贵的几个硕士留所名额,理所当然成了导师的得力干将,继续向着远大前程进发。

7月中旬,怀柔校区的第一届学生陆续返回研究所。中关村附近的几个研究所用地紧张,所内没有宿舍。学生都安排到了保福寺桥南一个叫“青年公寓”的宿舍区住宿。北四环边上的住宿条件自然和怀柔不能比,但两人一间的标准间,也已经基本无人出其右了。

报到,分配工位,领办公用品。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但谁也没料到我们也基本告别了学生生涯。

1、一回研究所深似海,从此不再是学生

离开怀柔前合照留念,镜头前,我们一反俗套地喊“茄子”,一声“涨工资”应该足以让前排的领导记308班好几年。市区红尘多,幸好补贴也跟着涨到了1500。想象中的读研生活即使不能闲庭信步,也至少有大把可自由支配时间。但现实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给你安排工位,就是让你来工作的。

所里只有一套作息时间表,对学生执行更严格的考勤制度。打卡、指纹、视网膜识别,各实验室均有奇招。外出两小时,请假一天、三天、及以上分别对应不同的审批报备方式。战战兢兢遵守两年,开始工作后,班里好多人突然觉得,环境好宽松!

并无夸张。寒暑假历来是学生的一项特权,但研究所的学生对其免疫。没有统一放假安排,大家根据自己时间自由安排原则上不超过两周的休假,两段假期均是如此。所有学生的请假时段需要填写在一张单子上,除了导师签字,还得实验室主任审批。

惧怕领导的天性并不会因为学生的身份而有丝毫消减,就连平时说话最大胆的师兄也不敢在假期上肆意妄为。但偷偷延长假期的技巧还是有的,比如大家休假的起始时间一般是周一,而结束时间是周五。这样,纸上是12天,纸下可以多浪两个周末。

不过,有时候,故事的发展可能会让制度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实验室的考勤制度肯定一直存在,可能是因为回所后没有人特意强调,也可能是因为制度里关于请假的细节没有逐条仔细研究。然后一个小插曲悲剧进了我最开心的一天。

回所4个月后,也就是14年的11月底,我和女友决定领证。给导师发邮件请了几天假,回女友家一起央求丈母娘的通行证。拿到女友家户口本的当天,我接到一个北京座机的电话。实验室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查岗发现我不在,而他那儿又没有我的请假记录!我一番解释来龙去脉,说跟导师请过假了,然后又是道歉又是特意搬出准备领证的安排。气氛果然缓和好多,他祝福几句又叮嘱我尽快补上请假的手续。我马上拜托在京的小伙伴把当时请假的邮件抄送给实验室的各个领导。本以为就此无事,也许还能得到几个祝福什么的。谁知回京领证当天,刚出海淀区民政局,就收到一个因不遵守出勤制度而全实验室通报批评的通知。顿感凉凉,没人站出来给说一句话,包括导师。考勤之严,可见一斑。

当然,意外不常有,生活更多是常态。晚上十点准备回宿舍,办公室还一片盯着屏幕冥思苦想的人,所里仅有的几个实验区也到处灯火通明。有次为接收一个外地运进京的设备等到半夜两点,回宿舍的路上碰到好几波回青年公寓的小伙伴,有的竟然在打电话给导师汇报实验结果。周末办公室从来不停歇,有必要补充一点,所里每个人一个上网账号,每个月10个G,用完即停。所以基本不是来听歌看电影的,处理数据写实验报告,过完一周又一周。

读研日子不轻松,除了工资待遇和职工有差,其他已然不觉得自己是学生。可能埋怨补贴少,但从没人说过被“压榨”。提起读研,很多人觉得是在给导师打工,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非要说打工,那也是在给课题,给项目打工,只不过凑巧这个课题是以你导师的名义申请下来的。古人读书凿壁借光,十年一剑;今人科研通宵达旦,兢兢业业。形式迥异,但求学从来都是一条必须有大愿力,甘心付出大努力才能走下去的路。走过这个充满辛苦和汗水的过程,你也许就可以在简历上写:协作承担科研项目的经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没读过文献不足以谈读研

第一年在怀柔集中教学的时候,国科大规定必须选修一门文献阅读课程。当时给导师发邮件索要,他老人家随手甩来10篇(后来才知道虽然跟我的课题一个领域,但所用的研究方法基本风马牛不相及)。无一例外,全是外文。手机每天当字典用,啃了一个月才全部消化。即使最后结课评了个优,也丝毫没有减弱导师可能会让我也写英文文章的担忧。

墨菲定律是一个很强大的定律,回所不久导师带我参观新建好的实验室。看着空荡荡的房间,他心情大好。

“我对学生的要求也不算太高,硕士1篇SCI,博士3篇。”我也跟着笑笑,一下就想起怀柔书桌台灯下那密密麻麻的各种26个字码的组合。

看文献,写综述,相信这是多数人读研生涯的开端。和很多人一样,期初并不清楚读文献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清楚应该读什么样的文献,只知道越多越好,只知道越广越好,然后从老师从师兄师姐从网上搞来好多中英文的文章。刚开始还认真的一句一句读,后来就草草地浏览框架、看方法、划结论。最后照着模板,来回摘录攒成一篇综述。

这就像一个入门仪式,门外汉跳进领域内必须要垫着文献的高度。刚进所的几个月,为了对研究方向有更全面的了解,我读了差不多一抽屉的文章。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整理出了能找到的几乎所有研究这个课题的方法和相关结论,甚至联系了电工所的一个老师请教移植他的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然而,现实不忍看我激情澎湃地越走越远。和师姐一番交流后,我才知道课题是限制在一个范围内的,包括研究方法和探索方向。然后,我抛开大部分不相关文献,专注于这种指定的方法,开始精细化阅读。再然后,我只在遇到问题时查文献,进入有目的化择读。

现在回过头看当时疯狂地开疆拓土式阅览群文献,效果不是没有,但对于自己课题开展的贡献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读研的时间毕竟短暂,再不功利也得考虑毕业的需要。对于文献,一种更显合理的方式是,先从项目本身入手,随后延伸到师兄师姐导师的文章,再看业内同方向以致不同方向学者的研究。

项目是你开展课题的依托,师兄师姐导师的文章很有可能是你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以上两者多是实验台搭建,实验设计的根据和参考。至于同方向的研究能让你找到行业内的空白点,不同方向的研究可以拿来做对比和验证。

看文献的方式,大家各有习惯。电脑、kindle、打印,不一而足。直到毕业我都不习惯用电脑去逐行阅读文章,始终觉得只有A4纸才能读出掌控全篇的感觉。

文献还有另一大作用,那就是指导写作。只写过及格水平的考研英语作文,咋一开始写英文文章,那简直一头头雾水无处安放。既然是参照,先从同胞的文章来。中国人发的SCI,句子结构一目了然,文章层次清晰,前后对照,读起来很舒服,比较容易模仿。但这写出来只能作为初稿,中国式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中国化。不提文章严禁不严谨,语言已经不英语极了。二稿、三稿、四稿就得树纯正欧美作者的标杆了,神不似也至少得形似。

3、每个工科生都应该有一段搭建实验台的经历

教育流程的制定者们相信,随着上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在跟着增强。高中,课上有人讲,课下有人监督你完成作业;大学,课上依然有人讲,但课下不再有人催促你写论文;读研,干脆课也没有,遇到课题第一年启动,导师可能只甩给你一个项目申请书。

高校的情况不清楚,但研究所一般导师手里基金和项目较多,而且频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所以,让你负责一个项目就真的是让你负责。导师宏观层面把握一下思路和方向,具体进展和执行大部分靠学生自己。不过,一般情况下每个实验室都有实力雄厚的后勤保障团队。你要做好的是剩下的非专业性技术部分,比如性能完备的实验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科研安排,保质保量的论文产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师兄师姐已经搭好实验台,心存感激乘着凉,再完美不过。如果师兄师姐和实验台都没有,你成长的时刻就到了!

确定导师不久,老师问想做实验还是模拟,我果断选了实验。对于这个选择,老师也比较满意,他刚申下来一个和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的国际项目,正缺一个人推进。然而回所后突然发现处境一清二白,导师上一届没名额,上上届的师兄已经毕业走人,目前只有一个博二师姐,还是做模拟的。至于实验台,更是镜中月水中花,连实验室都在现盖。

北四环边上拆建审批很复杂,于是,所里就把沿辅路的一个老房子扒了一半加固后重新盖上,作为新实验室。竣工没几天,导师带我兴致勃勃地走进二楼的一个房间。

“以后,这就是你的实验室了!看这环境多好,你可以考虑买张床放进来,实验做得晚了,直接在这儿睡。”随后又提到了化工领域国际三大期刊,勉励我多做实验,多发文章。我看着空空如也的实验室,内心一阵翻腾和紧张,倍感路漫漫。

当然,已经去澳洲莫纳什读博的师兄也并不是什么都没留下。之前为了赶毕业论文,他搭过一个简易实验台。2.0版在原图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深化和改进,很快本体交付厂家生产,辅助设施开始采购。

主要设备到货后,真正的繁琐才刚刚来到。安装工具自己采购,管道和电气系统实验室做不了,要联系外包队伍,监控系统得技术老师做。

有时候活儿太小,不值当雇工人做,就自己默默干:包过玻璃棉(拉了一个哥们儿一起),刷过漆。有时候活儿太刁钻,找不来人做,就自己一个人跑:为了买一段软连接的非标管道,曾经连续两周每天下午跑厂家挨个问。

导师只看周工作汇报,无暇多顾实际问题的解决。当时实验室开会,领导经常提的一句就是:让导师下判断,而不是做方案。年轻人就喜欢这种强制压来的信任,于是总想把所有事都做到尽善尽美。但实验台没开始运转,加上对整个课题认识较浅,极难断定哪个问题关键,哪个细节可以忽略。于是,弯路在所难免。当时,实验室的服务器和实验台的一套检测系统始终无法连接。我和实验室的控制老师围绕这个bug转了两个月。后来做实验的时候发现这个数据无关紧要,整套系统几乎从来打开过。

这还只是一个小台子,如果是一个中试实验台,从技术到商务,什么设计、采购、施工、付款。再赶得巧,后面的实验、文章、结题都走一遍。这一套流程下来,你就被逼出了独立承担项目的能力。

但不可否认,越复杂的实验台,搭建的过程越艰辛。你独立承担的责任越大,碰到的迷茫也会越多。挠头无助是常有的状态,弯路耗时亦频频无法避免。但这些过程都是你必须经历的,不走弯路永远不知道哪条路可以走得更快,不拨开层层迷雾怎么能找到重点。

面面俱到几乎不太可能,等实验台开始磕磕绊绊运转起来,小修小补仍然从不间断。但经历过前期大风大浪的你,已经不会轻易被这些次要矛盾吓倒。经历还是很必要,有时锻炼了我们一针见血的眼光,抓住主要矛盾才是关键;有时锤炼了我们坚持下去的耐心,凡事总有一个过程。

4、读研生活的主轴线—做实验,写文章

台子搭好,但离转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实验如何设计,数据怎么采集,开始继续困扰着我。同一个实验室的小伙伴们要不有师兄师姐手把手带着茁壮成长,要不就是加入一个执行中途的课题,一边享渔翁之利,一边为后世栽树乘凉。

半年的时间里,我经常风风火火从办公室跑到实验室,从实验室跑到五金店,从五金店到再跑到后勤。终于,外围系统完成,台子亮闪闪地挺立在实验室中间,接下来该核心部件了。我旁敲侧击了几次,见导师并没有插手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开始着手传感器和数据采集。

温压湿测量买现成的传感器,成像(我用的测量方法)设备靠手工。买数据采集卡,接线,搭建labview采集平台。云里雾里又闯荡了两个多月,实验台呜呜地运行起来了,我兴奋地把采集到的第一幅图像发给导师报喜。他淡淡回了句,前期耽误了不少时间,快开始做实验吧。

我没有急急忙忙开始做实验,而是滚回了工位。做实验?开玩笑,工况怎么设置,数据都要哪些?看着办公室里其他已经拿到数据在忙碌写文章的小伙伴们,我第n次又深深感受到了“凉凉”。

打开满是文献的抽屉,找出最亲切的几本:师兄和导师的各种论文。看着他们文中“experiment and result”部分,这才第一次理解到让读文献原来是如此温暖的关怀。实验之路算是从此走上了正途。对于做课题,我们尽量避免使用创新这个高大上的词,而选择更为务实的态度和策略。探索更复杂的工况,检测更多的参数,用更可靠的数据分析方法去呈现实验结果。有积累才会有成长,创新需要突破质变的临界点,这个过程单靠学生生涯也许很难走完。

从开始做实验,导师就定下一个严格的规矩,每组实验做完都要出一份实验报告。至于标杆,他给我看了几份他之前在国外的实验报告,篇篇SCI投稿前的水平。

更高的山常常在门内,原始数据得到了,动笔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谋篇布局。确定好整篇报告的逻辑,数据处理又成了具体操作中最难的部分。要揭示过程的规律性,不论图还是表,表现力还必须强。严谨而不失优雅,一目了然还发人深省。

当然,以上描述的是理想状态。对于只会用电脑浏览网页的我,尽管在多方提点之下奋力苦学matlab和origin,也只得了一个抱佛脚的水平。一直也有提高,但到毕业,多了也就是抱到脚脖子。

由于前期搭台子耗费了不少时间,实验开始后一路马不停蹄做了很多组工况。有一天导师说,数据积累得差不多了,你动手写文章吧,准备投PT(Powder Technology)。

第一次写英文文章有点莫名的兴奋,然而下笔就发现能读和能写完全是两条平行线。脑子里句型之匮乏令人发指,除了it开头,只剩下不能用的I。水平不支持直创,我转向师兄师姐导师的文章,开始模仿。

忙活了两周,发给导师前最终检查一遍,看着密密麻麻的字母,花花绿绿的图片,颇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三天后,导师返回修改意见。意见也不多,就两条:1)文章不够丰满,至少再补充两倍以上内容;2)英语表达太渣,交上去的时候黑色字体规规整整,打回来的时候满篇飘红,各种删减、补充、注释,没剩一句原稿完整的话。

没有一丝丝防备,羞愧难当。我再次搬出一抽屉文献,试图从前人的实验安排和数据处理中找到新的切入点。接下来的一周,白天改造调试实验台,以期挑战更复杂工况;晚上研究一种视角更新颖表现力更强的数据处理方式。

又是两周,我诚惶诚恐地把第二版给导师发过去。果然又是整篇血色,并且在布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故事远远没有结束,第二版之后,又改了第三版,第四版,才勉勉强强把稿子投了出去。

忐忑地熬过初审,等了俩月终于收到专家一审的结果。悲喜交加,三位审稿人都没有拒稿,但提了3页A4纸的修改意见。在导师的指点之下,各种解释,整改。挺过这一关,我对这些所谓的业界大牛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真的很厉害,提的问题绝不空穴来风,不痛不痒,都是那种你原理不清,概念不楚造成的灰色地带。让你难受,逼你进步。

一个多月后,收到二审意见。这次的问题是一页A4纸。有了前期的经验,这次较为轻车熟路地扫除了拦路虎。

7月底,我毕业一月后收到了录用邮件“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your paper。。。”,我激动得老泪纵横。

5、那些轻松自由的学术会议

差不多每一个专业每年都会有一些惯例性的学术会议,大多是高校或者研究所轮流承办。参会是科研生活难得的好时光,有志留在学术界的同志们跟着导师去圈内认认人,混个脸熟,普通小伙伴参会之余到处转转也是极好的。

在研究所的两年,一共向3个学术会议投过稿,是那种差不多每年导师都会安排学生参加的会。非常幸运,3个会都拿到口头报告的资格。

第一个是国际会议。本来实验室有严格规定,不允许学生去国外参加会议,但刚好那一年的举办地点在澳门。我们底气十足地跟实验室领导申请,没有被当场拒绝,便欢欣鼓舞地回去准备。制作PPT,报告、提问和解答演练。全程英语下来,感觉走向了世界。

但意外总是比明天来得更快,会前三周我们正打算去办理港澳台通行证,导师突然通知,说实验室最终还是决定不让学生去。我们不无遗憾地戛然而止,整理了所有的参会资料,拜托组里一个参会的老师替做口头报告。有得有失,据说报告效果不错,稿子后来被会议收录,成就了人生第一篇EI。

第二次是国内会议,业内知名的全国性年会。规模大了就不免鱼龙混杂,有申精性水平的,就有来灌水的。所里几个院士组已经明令禁止学生参加这种“定位不清晰”的会议,但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喜欢抓住这些难得的和同行们交流的机会。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学术圈也很少独善其身。导师的名声和人脉关系对稿子的接收还是拒绝多少是有一些影响。这并不是说烂稿可以借着导师光环横行无忌,也并不是说好文章会因为学校知名度不高石沉大海。只是大牛们资金充足、项目强大,学生的确更容易出好文章。

地点在南京,填写会议回执时尴尬地发现,开会的地方是一家四星级酒店,价格最低的客房都超过了所里给学生的住宿标准。于是,给导师定了一间房后,我比对着地图在附近找了一个如家。去的高铁上和导师并排坐,他一路开着电脑改文章,我刷完手机读曾国藩。一路无话,好不尴尬。

会议分三个半天进行,第一天上午开幕式,各种特邀报告,大牛、新星纷纷到场。三个多小时不间断,再新鲜的研究方向到后来都有点索然无味。下午开始分会场做专题报告,我的安排在了第二天。第一次参会不了解行情,吃完午饭又乖乖回到导师在的分会场听报告。坐了一个小时,摸清自己明天上台的流程后,看着隔行如隔山的PPT,忍不住一阵阵头大。这时一个一起来参会的同学发信息说南京有名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在附近,要不要溜过去去看看。然后,我起身装出一副镇定的样子离开了会议室。

第二天上午我第三个登场,之前排练的时候导师就曾经强调,15分钟的报告时间不是让你全部用来讲的,必须得留给听众一半左右的提问交流时间。虽然会议室只有四十多人,但上台总还是有些紧张,语速不免就快了点。不过,台下“十年功”到底不白练,整体走下来,也算流畅自如,参会人员的问题也基本都包得住。

任务完成!我跟同学大摇大摆走出会场,去了秦淮河。转到下午,导师打电话说论文评上奖了,让回酒店领奖。这个消息让人有点诧异,不过当时正兴致勃勃地准备进夫子庙。我脑子一抽跟导师说,不回去行么,您能代领么。电话那边好久没有声音,吓得我马上改口说立即打车过去。

后来同学逛完回去送了我一袋雨花石,虽然是10块的那种,但石头很漂亮,我一直留着。

第三次还是国内会议。是业内更细分方向搞的一个学术会议,第二年举办,在长沙。可能出于打知名度的考虑,凡是入围稿件都给了报告机会。投稿也不要求全文,摘要就行。这次导师没有跟我一起,他下飞机到酒店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会议流程基本都相似,报到、开幕、分会场报告、闭幕。导师行程非常紧张,第二天吃完午饭,去房间给我改了一会儿PPT就匆匆赶飞机去了。

没有导师在台下,总感觉有点心虚,幸好大家的问题都不特别难。做完报告我联系一个在长沙工作的大学室友,看有没有时间带我去岳麓书院看看。不巧他在外地出差。独逛无趣,只得作罢。回所后导师给我看了几张照片,是我做报告时他台下圈内的熟人特地拍的。

6、读研生活从来不枯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从来不平静。当时凭着一腔热血冲进国科大,然后两眼一抹黑。在官网看来看去,最后找了一个简介非常牛的老师发了“拜师邮件”。巧的是,复试的时候他刚好是面试官之一,竟然对我印象不错,一拍即合。导师淡泊名利,回国后几次拒绝了所里提供的中高层职务,专心科研。我们实验室偏工程研发方向,当时引进他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将他的研究尽快整合到大版图中。但事与愿违,导师的研究基础性太强,远远满足不了实验室工程应用的要求。跟不上主流自然就得面临被冷落,据说导师每年年终奖都是同一级别里最低的。他倒是不在意,依然保持着每年论文高产出率。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实验室年终会评选出一批优秀学生进行额外奖励。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这个方向很少入围。有一次实验室副主任对我训话,“要不是咱们实验室让你们老师挂在这儿,他都没地方去。”我一时气不过冷笑回怼,“他有自己的项目,谁也不用靠。”

研究所常常项目多,人员少,招进来一个学生很快就会炼成项目骨干。然后死心塌地地为项目当牛做马,大家吐槽累成狗,但从无谈起什么剥削苦力。因为读研的目的就是为做研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机会接触这些国家甚至国际层面的研究课题。累,简历还丰满呢;活儿多,文章还多呢。很多人在称呼上都习惯把研究生与硕士等同,其实研究生有两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落脚点相同说明两者并无大的差异,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并且在研究所中尤为明显。坐班,实验,整理数据,发文章,硕博生活节奏一样紧张紧凑。读博更像是硕士生涯的事务性延伸,再待两年,再发两篇SCI。

课题不是自己选,加上繁重的毕业要求,不否认有的小伙伴在推进过程中建立了兴趣,将科研境界推上了更高层次。但大部分人就是当成了日常工作,拼命地在一个个deadline到来之前完成任务。半夜四点的北京可能没见过,但过了凌晨还在赶实验的绝对大有人在。我当时做的是一个导师和曼大合作的国际课题,进所的第二年冬天曼大派来一个交流的博士,是个马来的小姐姐。混熟之后,我们经常一起吃饭,做实验。我很快发现,大家对实验室的态度有明显不同。一个在用,一个在泡。我通常匆匆做完实验,马上回办公室整理数据,写实验报告。她则会早上拿着一瓶酸奶一袋面包,一边听歌,一边做传感器或者实验,一直待到晚上。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她非常喜欢目前在做的课题。她在实验室中流露出的那种怡然自得和乐在其中,让我忍不住一阵阵对比和思考。没有了兴趣,就只剩下任务。我似乎永远都在往前跑,眼睛盯着下一个目标;而带着兴趣的她则在悠闲又认真地享受当下时光。高下难判,各有收获。

当然,科研生活也有诗和远方。进所后,大家被分配到各个实验室。虽然班级形式不再保留,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无比亲密和团结的集体。刚从怀柔回来的时候,班里以“初到市区不适应”为由,跟学生处申请搞一次团建。所里领导说这届学生有想法,然后从工会经费给我们拨了一批费用。各个实验室每年差不多也都会有两次工会活动,去景点或者去采摘。难得的休闲时光,领导没有架子,导师没有脾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觉得每个月1块5的工会会费交的还算比较值。

有科研就有“逼迫”,有“逼迫”就有科研狂人。做课题不问出处,以前的专业只是背景参考,关键的是你要掌握推进当前课题所需要的技能。有时候这些技能貌似在天边不可及,但当导师不关心你可以不可以的时候,到最后你真的摘下了星星和月亮。班里跟我一个课题组的哥们,老师安排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编程,写软件,凭着计算机二级的底子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课题不相信眼泪,耳机里的德云社陪伴了半年之后,他已经是所里有名的程序员。毕业之后,他去了毕马威,对,就是搞审计的那个四大。高手总是扎堆出现,去年班长结婚,邀请参加婚礼,前晚安排大家吃饭他没有到场。原因说是刚收到3篇文章的一审意见,回复周期特别短,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大家倒也不在意,因为后来听说洞房花烛都是在改文章中惊喜度过的。

考研的研究(考研的研究方向是自己选吗)

类似文章